
请问有喜欢粤剧的朋友吗?你为什么喜欢?
鸡叫是 " 各个国家 "(咯咯咯噶)
鸭叫是 " 价格改革 "(嘎嘎咯嘎)
如果" 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国歌 "来说
我出生在广东,讲的是广东话,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喜欢上了粤剧啦。广东粤剧小曲一直都很喜欢。更加深爱上了广东音乐,百听不厌。清闲时候还会胡乱学着奏几曲呢[呲牙][呲牙]
周总理生前就曾用“南国红豆"来比喻广东粤剧。广东粤剧,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婉转动听的旋律,抑扬顿挫的音调,娓娓动听的语言,雅俗共赏,既有“阳春白雪"的高贵,也有“下里巴人"的风味。近代以邝健廉(红线女)为代表的“红腔",深受广东人以港澳同胞的喜爱,而且在东南亚华裔华侨华人中也有大量的“粉丝"。现在很多市、县的***场所、公园也常有xx剧社(又名私伙局),每到晚上就演出、演唱,招来不少粤剧、粤曲爱好者的观看和捧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喜欢粤剧。
小时候在父亲怀抱里
整晚整晚的陪着父亲看粤剧
开始是陪父亲看
后来是和父亲一起看
上学后和父亲一起讨论剧情
父亲的结论是
千古流传不息的话题是爱情
还有忠义礼智信
传颂的都是正能量
我本来是不喜欢听粤剧的,总是觉得曲中敲打的乐器发出乒乒乓乓的声音,简直就是在制造噪音,唱曲的人在那儿咿咿呀呀的,不知道唱什么,反正就是感觉很吵闹。我外婆却是一个粤剧谜,几乎每天都会去公园听“私伙局”唱曲。看见外婆这么如痴如醉,我怀着质疑粤剧魅力的心情,决定上网去了解一下粤剧文化。
原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说过“昆曲是江南的兰花,粤剧是南国的红豆”,把粤剧与中国最古老的昆剧相提并论,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赞扬,从此,“南国红豆”成为粤剧的美称。
粤剧又称“广东梆黄”、“广东梆子”、“广东大戏”,发源于佛山,其源流可溯道明嘉靖年间。旧时,佛山的粤剧戏班有一个惯例:每年六、七月份,在外演出的各个戏班都会返回佛山,解散旧班底,重组新班。而新班的首场戏定要在祖庙万福台上演,审阅通过之后,新班才可以乘着红船下到广东四乡演出。粤剧结合广东本地民间曲调,吸取弋阳腔、昆山腔、秦腔、徽班等地方戏曲的优点,逐渐发展形成,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和澳门等地。随着广府人徙居海外开枝散叶,粤剧也变成了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可谓有华人的地方必有粤剧。
看来是我不会欣赏粤剧这一人类文化遗产,是我误会了粤曲所蕴含的文艺特色。粤剧简直一个无穷无尽的海洋世界,以后我还要多点去了解粤剧文化,掌握更多粤剧知识,让身边的人都认识粤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