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褂是哪个民族喜爱的服饰?
旗服和马褂的真正稚型样式反而是女真在明朝受到辽东汉人移民影响之后的产物,而不是反过来到了清朝时***才穿上旗服和马褂。终明一朝,北方***中的旗服与马褂随时可见,作为市井服装尤其常见,因为做事麻利方便。如果你以为古代***在日常生活中全部是像上层社会士大夫阶层那样穿着长袍大袖来干活,那么只能说明你祖宗的智商和你的智商中两者之间必然有一个存在缺陷。请参考明代的唐伯虎绘画作品。
马褂是满族比较有特色的服装之一。满语称鄂多赫。圆领、对襟、有开禊、有扣绊、身长齐脐、袖长及肘、四面开衩。因它身、袖较短,冬季可做成皮或棉的,套在长袍外面,便于骑马,故名“马褂”。清初,穿马褂仅限于八旗士兵。到雍正时,穿马褂的人逐渐多起来,开始成为一种流行服装。特别是黄马褂,非特赐不得服。凡在治国或战争中建有功绩的人所得“黄马褂”,其形制与其他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别的马褂为黑色纽绊,此种马褂为黄色纽绊。
马褂的形制也不同,分为短袖和长袖两类,短袖马褂有对襟马褂、大襟马褂、琵琶襟马褂数种。对襟马褂在乾隆朝以后美名曰“得胜褂”。相传,满族经略大学士傅恒领兵征金川,得胜回朝,喜欢这种马褂便捷,便经常穿,并言之曰“得胜褂”。传至民间,也以此为名。琵琶襟马褂的右襟短缺,襟呈弧形,排扣如琵琶状,故取此名。长袖马褂对襟,身长、袖长,俗称“卧龙装”。
马褂的颜色除***外,一般多以天青或元青色作为礼服。深红、浅绿、深灰等可作常服。领、袖边缘多有镶滚,质料除绸缎等织物外,还有皮毛等。至嘉庆期间,此种马褂盛极一时。
赏赐黄马褂在清初并不普遍,道光之后才开始盛行。之前有功之臣,赏赐金银田亩,乃至世袭爵位官职,或者“巴图鲁”称号,到后来该赏的都赏了,就只能选择赏赐黄马褂这种荣誉了。接受赏赐黄马褂的臣子,一定要倍加珍惜,并且按照规定穿着,否则还有可能惹祸上身。至于民间有一种说法,身穿黄马褂可以免于受刑,甚至是免死,实际上并不存在。
晚清时期清最出风头,故事最多的“黄马褂”应当是李鸿章穿着的那一件。甲午之战失利后,清***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和伊藤博文“谈判” 媾和。1895年3月的一天下午,第三轮谈判结束后,心情复杂的李鸿章坐轿子返回驿馆。谁知在路上遭到日本浪人小山丰太郎行刺。李中堂脸部左颊中弹,血染黄马褂。生死之际,他还不忘叮嘱随员,将换下来的黄马褂血衣保存下来,要求不要洗掉血迹。然后一声长叹:“此血可以报国矣!”
传说在合肥大兴集李鸿章享堂的正殿内,在一个紫檀木制成的玻璃橱中陈列着一件染满暗黑血迹的黄马褂,应该就是李鸿章赴日所穿的那件。
马甲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较早,一直是“无袖无领的上衣”的形制,只是在马甲的长度、领形、袖长和开门襟方式四方面进行了变化。马甲和马褂起源不同。
马褂,起源于满洲人。是骑马穿着的服饰,在长袍外面套马褂,有“长袍马褂”的美称。其又分为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多种形式。后成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装。对襟,四面开禊,长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将袍袖卷于褂袖上面,即所谓大、小袖。
清朝沈阳满族诗人缪润绂描述说:“卷袖长衫称体裁,巧将时样斗妆台,谁知低护莲船处,争及罗裙一击来。”足以证明当时满族卷袖服饰的盛行。清初,穿马褂仅限于八旗士兵,至康雍年间满族男子穿用马褂的习俗已盛行,青年喜着马褂以示武勇。以后,由于清帝提倡骑射,经常以马褂赏赐臣下,竟成为一种“礼服”。皇帝赏给“黄马褂”也成为极高的荣誉。由此可见,马褂是满族人最爱的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