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公园里做点小生意?
公园都是有管理机构的,你不是想去做生意就能做生意的,如果有人有关系的话,随便干点啥都能挣钱。比如:
开个公共厕所,小便5毛,大便1块;
或者,干脆在人流量大的地方摆个二维码乞讨,说不定会有人施舍个3毛5毛的。
在你的家乡冬天有多冷?怎样保暖?
蓬瀛山水,风景秀丽。由于大海的调节,四季分明。冬天也不是太冷。
如今的冬天,单位和家中都有空调和暖气,温暖如春。出门上班,差不多都有私家车,打开空调,非常暖和。
即便偶尔下雪,气温也不会太低。身居蓬莱福自多,冬天没觉得太冷。
然而我小时候是在东北长春长大,那儿也是我的出生地,第二故乡。东北是真的很冷啊,屋里是生着大火炉,东西屋、南北炕,连墙壁都通着炕,很暖和的,但是如同上街,就要穿卫生衣、毛衣、大棉袄棉裤,外加一件带帽子的大棉猴,手套围巾口罩一样不能少。
因为父亲是搞建筑的,我八岁时去了北京,北京的冬天也是特冷,在其是北京的风,刮起来很邪门,冬天孩子们很少到街上玩。家里也只是生个火炉,那时候没有暖气空调的。
所以我觉得,家乡蓬莱最适合人类居住,夏天不太热,冬日也不太冷,欢迎来蓬莱过冬天,而且现在还能吃到新鲜的海鲜,价格也不贵。
人们现在手里有了钱,家候鸟一样,大迁移,我好些朋友都去南方过冬了,那里舒服去那里,祖国地域广阔,有条件干吗不去享受呀。毕竟人只活一辈子,趁现在还能走得动,应该到处看看,有的还在南方买了房子,住上一冬,天热再回来,交通也方便,飞机动车都有,说走就走。
但我还是不愿离开家乡的,这里的一切永远是我的最爱,金窝银窝不如自已的士窝。
我这里属于山东鲁西北平原地区,冬天天气不是很冷,可这几天气温下降零下十七度,特别的冷,小风嗖嗖的。老百姓家都点起了火炉子,家庭好的有土暖气。楼房有集中供暖地暖。出门都带上了帽子手套围脖,也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外套。都说今年冬天比往年冷。
武汉的冬天比起北方来说虽然温度不算太低,最低不过零下二,三度,一般在零度左右,但是给人的感觉很冷,就如题主所言南方湿冷比北方干冷感觉更冷,冷到入骨。不过现今还好,家里和单位都有空调,上班又近,几步路就到了。如果没事不在大街上瞎逛,还是感觉不到有多冷。
小时候在我的家乡河南南阳,感觉就不一样了。虽然它位于黄河以南汉江流域,但仍属于北方地区。冬天比武汉还要冷,风很大;学校离家又远,还隔了一条河,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了,迎着凛冽的寒风,踏着积雪,背着书包去上学,那个感觉真的不好,至今仍历历在目。每年冬天大雪之后,家家户户房檐上挂着很长很粗的冰凌,小孩们纷纷摘下来拿在手里玩,甚至放在嘴里吃,虽然小手冻得通红,但感觉很好玩。现在由于气候变暖这种景象再也没有了。
说到保暖,农村没有暖气,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屋里放一个火盆,里面放上树根或木炭烧起来,大家围在火盆边烤火取暖。
你的家乡冬天怎么保暖,大家也说说看。
我们那里滴水成冰,就这么冷。
每年冬天都会把我的手冻肿成个大猪蹄子。耳朵都要冻掉。脚冷得像块铁。
由于缺少保温措施,户外的水龙头完全冻成一个个的冰坨坨。管子里面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往往让钢制的自来水管裂开。开春儿后,这些伤痕累累的水管因此而到处飚水,蔚为壮观。
村边的小池塘全部被冻,结出一层厚厚的冰,拿石头狠命砸,都只能在平静如镜的冰面留下一点儿小小的白印。
晚上的被子不论盖多少床、不管被子多厚,都感觉隔不住寒气,冷得睡不着。
等被窝暖热了,出个被窝去撒泡尿都是一场冒险,伸手出被窝、拿个床头手机都感觉是遥不可及的远方。
等我去了东北,见了暖气片,才发现竟然有这么个好玩意,腹诽为啥我们那里没有,让我受了那么多年的冻。
总之,要不是我命大,早就被冻死了。
没冻死,主要是我有绝招。防寒主要靠抖。我一受冻就开抖,抖了几十年,已经抖得炉火纯青了。
虽然抖着抖着还是冷,然而多抖一下就多扛一会儿冻,扛了几十年,总算留下了一条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