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穿中华民族服饰?
我将归结于四点:
1.传统服饰在制作上明显精良于现代装,且花色图案种类多,既好看又不易撞衫。
2.经常出现误把汉服认作和服或韩服的情况,激起了大家对传统服饰保护与传承的欲望。
4.在进步中发现缺少本民族特色,于是开始追寻传统,而服饰是最容易的,也是最容易体现民族特色的。
汉服,唐装,旗袍服饰开始越来越盛行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但最主要的是随着国家不断强大,中国在全球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每个中国人这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越来越强烈!中国梦不仅仅只深埋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同时也体现在了每个人的穿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种力量正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每个中国人以行动对我们服饰文化自信的最直接表达。
其实这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中国上下五千年,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服饰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历史的发展与变迁,也能够感受到古代人民的智慧。中华民族服饰的发展一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下面就汉服的一些知识简单阐述一下:
《春秋左传正义》有云:“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汉服是在秦朝服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西汉时候,开始有着严格的设计与佩饰,服饰穿着不同,代表着不同阶层的人。
当时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空前繁荣,整个大环境十分融洽,当时的服饰色泽上会比较显眼,整体上显得比较雍容华贵,给人一种庄严、高贵的感觉。从前一段时间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就可以看出来,剧中女子穿着的服饰颜色都是比较重的,而且衣服的裙、衫、帔已经实现了统一。
人们喜欢追求一些淡雅、质朴的衣服,当时的服装主要有以下特点:1、儒雅大方,一些文人志士喜欢穿一些颜色比较淡的衣服,体现出独特的气质,大文豪苏东坡就是其中之一;2、越简单越好,当时的老百姓为了方便劳动,穿的衣服是十分简单,前后襟不合缝,干起活来十分舒服,这样的服饰在当时很受欢迎。
4. 清朝时期的服装以满人服饰为主
前任留下的“汉服”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遗弃,他们大力推行满族文化,强行汉人学习满人习俗,禁止汉服的穿戴,从文化上降低***的归属感,来巩固自己的***。当时甚至提出了“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口号。
结语
新中国成立,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后,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中国可以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我们自己的文化,因此属于我们自己的“汉服”开始兴盛起来,这是一种文化认知感和民族认同感。
民族意识,越来越重的体现。
因为经过近几十年安定的生活,人民民族的意识越来越薄弱,况且国家推行的是民族团结友好的政策,这在某一个方面来说就是民族融合,是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混为一体;还有自近代以来中国接受西方民族文化的程度已日趋严重,特别是近年来国家着手发展经济,没有发展民族方面的文化,以及现在准备发扬民族精神的有识之士已经越来越少,所以有民族意识淡化的现象。
这些年,国际风云变化很快,[_a***_]国家饱受蹂躏。人们危机意识越来越强,只有国家强大,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国人也越来越注重民族意识,首先体现在衣食行住等方面。
总之祝国家越来越强大
经典咏流传为什么***唐宋服饰吟哦唐宋诗词,却要穿违和的西服?
你说的这种场景还确实存在。虽然,西装革履,丝毫不影响吟诵唐诗宋词,但是,如若能够穿上唐装汉服吟诵唐诗宋词,则更显得古雅。着装,场景,和吟诵的内容相协调,形成的良好氛围,也能影响观众,观看的情趣,所以,提醒主办这类文化节目的编导,注意场景气氛的营造,也是必要的,有积极的意义。
经典咏流传取的是诗词经典的内涵,用现代的形式方法进行再创作。旨在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而不是一味的仿古,如果全部唐装汉服那只是一场COSPLAY秀而已。
事实上,所有歌曲创作都不拘泥形式,可以是摇滚,可以是蓝调,可以是说唱,可以是电音,可以是民歌,可以是阿卡贝拉……那么服装也不必拘泥某一朝某一代的服装,足以体现中华文化的自信与包容,并且正在以现代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相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