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玛时尚搭配

彭水服饰文化,彭水服饰文化介绍

  1. 民国时期四川的袍哥是一群怎么样的人?

民国时期四川袍哥是一群怎么样的人?

袍哥又称哥老会,是清末民初的一个民间组织,大约起源于清道光年间。袍哥的含义主流说法是起源于关羽曹营留袍的故事,这使得这个组织隐然以反清复明为宗旨,于是到了晚清,很多袍哥加入革命党,为推翻满清出了大力。比如清末的袍哥大佬佘英,就为革命英勇就义。

佘英字竟成,四川泸县(今泸州)人,家庭贫寒,以出卖苦力为生,后加入袍哥会,他讲义气,有才略被推举为舵把(大头领)。

1906年,佘英在同盟会会员黄复生引荐下,东渡日本拜见孙中山,从而加入同盟会,成为一名革命党人。回国后佘英与四川籍革命党人熊克武多次策划起义,均告失败。

彭水服饰文化,彭水服饰文化介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909年,在一次起义失败后,佘英为掩护熊克武突围而被捕,英勇就义。

综上,我们看到袍哥在反清起义中的巨大贡献,然而等民国成立后,在下九流社会沾染的恶习使他们很难适应身份的转变,比如陕西袍哥张云山的遭遇。

张云山,陕西西安人,行伍出身加入哥老会成为一名袍哥,由于有军方背景,他在哥老会中备受拥戴,手下有数千袍哥,1911年十月,陕西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成立秦陇复汉军,张云山任统制(师长),后来北洋势力侵入陕西,张云山成为北洋陆建章部下,张云山对其溜须拍马并拜陆建章为干爹,却被心狠手黑的陆建章将钱财掳掠一空,悔恨交加的张云山一病不起,含恨离世。

彭水服饰文化,彭水服饰文化介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袍哥”是四川方言就是哥老会在四川的别称,早时称汉流(留),到了晚清四川官方文件上称江湖会、孝义会。其他还有袍儿哥、光棍、嗨皮、袍皮等一些在社会上比较流行的称呼。


袍哥组织在四川存在了100多年,成为一股巨大的社会潜势力。四川袍哥相当普遍地存在于四川社会各阶层,无论城市或乡村,各行各业,均为袍哥所渗透。据有关部门1949年的统计,全川人口中有袍哥身份者在70%以上,四川袍哥组织势力之大,人数之多,在当时中国会党中是少有的。

彭水服饰文化,彭水服饰文化介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四川的土匪几乎都参加了袍哥组织,但是参加了袍哥组织的人并不都是土匪,因为袍哥分“清水”和“浑水”,“浑水”袍哥才是职业土匪,“清水”袍哥则一般不干违法乱纪的事。

袍哥会组织的名称各地不一,初期通称为“公”或“堂”。民国初年《临时约法》订有“结社自由”,遂改成为“社”或“公社”。其办公处所,俗称“码头”。

四川哥老会分五个堂口,即仁、义、礼、智、信。堂口有班辈之分。四川俗话说:“仁字号旗士庶绅商,义字号旗买卖客商,礼字号旗耍刀弄枪。”可见各字号之间,成员的来源、职业和所属阶层有所区别。

袍哥会各个字号之间互争高下,以致同一地区的袍哥组织常见内斗。有时,同一地区、不同堂口的有声望的领头人会联合起来,组成大联合形式的“会口”,又称“合会”,用以互相联系,协调行动,调处***。

四川袍哥会接收新成员加入称为“开香堂”。申请加入袍哥组织的人,必须要有“引,保,承,恩”四大拜兄认可的手续,才能举行“开香堂”的仪式。

参加人必须是“身家清白,己事明了”,“没有夹灰卷口”即三代人没有红疤黑迹,没有做任何坏事,为清廷做事的人不得加入。

开香堂是袍哥会的重要仪式,由全公口执事大哥拈香拜把。新入会者向五排以上的拜兄一一行叩拜礼表示谢恩,然后由“恩”字号拜兄赏赐排座。在排位方面,一般新进人员均称“幺大”。

通常,有权有势有地位的人可破格一步登上大爷或三爷排位。这种情况叫“上山插柳”。入会后,“幺大”还要照例给四大拜兄送礼酬谢,同时向公口缴纳入会金,再通告本码头各公口,经过“仁义礼智信”各堂口人的认可后,这样才是真正的袍哥成员。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ature-uk-amateurs.com/post/6770.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