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传统服饰要怎么样才能发扬光大,传承有序?
- 作为一个年轻的中国人,是否应该传承传统文化和技艺,穿上属于中国服装过节?
- 某服装系女教授说过:我们继承的可以是形式,但是我们更多应该继承的是汉服的精神,那汉服的精神是什么?
中国传统服饰要怎么样才能发扬光大,传承有序?
這似乎是一个问題,其实不是问题!任何问题脱离了现实,祗能说是異想天开。服飾都有时代性的,代表的是时代,所以有"时装"一说。任何实干家要想干出業蹟必须瞄准社会的形和势,無形则無势,儘管有人提议恢复漢服,但都是隨意性的,表现的则是一种兴趣,沒有群众基础,不能形成氛围,因为它不是國人的追求,所以说能满足少量的兴趣愛好者己经算不错了,想要光大,绝無可能,因为它是逆潮流的,任何***注定不能成功!(這是我个人的观点,仅供参考)。
中国传统的服饰,要想传承下来,不能完全照搬古代的设计、剪裁、布料,要与时俱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最有民族的元素,样式上有一定的时代感,布料上考究一下,一定会有一帮忠实的粉丝!
我认为关键在文化自信,也可以说文化认同,服饰即风华,即自信之面貌,张扬之精神。一个民族若对自己的文化没有自信则难以谈“发扬光大”,只能成为某些非主流,某些小众爱好。
说到底,服装作为人们日常面对大众的首要门面,承载着强烈的社交功能,因此才说,没有对自己服饰背后文化和生活的自信,则万难发扬光大。而文化自信是要建立在国力自信之上的。
应该提倡穿着传统民族服装,服饰文化也是古典美学和文明的一部分。由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古人的服饰和一些民族服装,也许穿起来不太适应现代生活和工作,可以提倡在休闲的时候和节***日穿着,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能使大家体验古人的生活情趣,和礼仪修养。
作为一个年轻的中国人,是否应该传承传统文化和技艺,穿上属于中国服装过节?
传统文化涵盖的内容很多,其中包括传统服装。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不是说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要继承和发展。
过去有些朝代女性要裹脚,要继承吗?允许三妻四妾,要继承吗?有些封建迷信要继承吗?五马分尸、凌迟处死之类要继承吗?
现代人需要继承的传统文化或传统技艺,一定是优良的传统,有益于中华文明进步的国粹。传承的是精髓,是内在的诚信、礼仪、仁义、道德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核。
年轻人穿着古代服装喝鸡尾酒、唱摇滚、***视频发头条,算是哪门子传承传统文化?如果神经正常谁会这么玩?
所以,不能以任何形式和行为诋毁、玷污、曲解中华传统文化。
作为一个年轻的中国人,是否应该传承传统文化和技艺,穿上属于中国服装过节?
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是很有感触的。我觉得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应该从心底出发,继承传统文化优秀的部分,继承传统技艺。穿上属于中国的服装过节。
因为历史上,我们学习西方文化,穿西服T恤等服饰成为主流。其实中国有那么多民族,各个民族又有自己的民族服饰。少数民族还好,节日时还会普遍穿着民族服饰(至少在电视节目上会看到),可汉族很少有见过穿汉族传统服饰——汉服的。这几年随着汉服运动的展开,汉服终于被大众所逐渐认识。作为汉服同袍,我感到很开心。
其实,穿汉服的一群人,有很多是在传承文化,我们会在花朝节赏红踏青,一起分享美食。
花朝节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是纪念百花的生日,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赏红就是观赏春天的百花,把红笺挂在花树上,祈求百花经得起风吹雨打,祈求人们的心愿能够实现。这是一个特别适合现代人参与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2月的花朝节,很多年轻人穿汉服参与的。
某服装系女教授说过:我们继承的可以是形式,但是我们更多应该继承的是汉服的精神,那汉服的精神是什么?
汉服的精神应该是一种文化,是对古典文化的一种喜好和传承。最近,尤其是今年汉服成了许多年轻人的追捧。我不知其他地方怎样,在江南无锡,许许多多年轻人更是穿到了大街上。汉服之美在于举手投足之间翩翩若仙的一种美。如果在穿着汉服的同时也学习并规范一些礼仪,让自己由里及外成为一个知书守礼的谦谦君子或者才德兼备的淑女。那么这就是汉服精神所传导的意义了。
谢邀!浅薄认知,愚以为:
形式是精神高度的具体表现,精神是需要一个载体来寄托的,[_a***_]国庆节,中秋节,春节,都是精神意志的具体化,汉服同样是华夏精神的具体化,继承汉服其实就是在继承汉服精神。
何况,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一定的精神高度,但形式是所有人都能够快速而直接得到的精神,汉服亦然!
通过能够直接得到的汉服,进而慢慢了解,才会迈入更深层次的汉服精神。
谢谢邀请。继续女教授的思路,我们要继承汉服的精神,更要继承汉服的遗志。
汉服的精神大概是等级制度吧,从帽子形状、颜色款式、图案镶边、质料长短,上眼就能看出尊卑贵贱、级别待遇来,只有在汉服的环境下,才可能产生沐猴而冠、衣冠禽兽这样的成语。
汉服是古代历史的阶段性产物,正如缝兽皮是上古历史阶段的产物。汉服时代的裁缝不见得提倡继承兽皮服装的形式和精神,两千多年前的赵武灵王已经把长衣改成短袖,让人联想起现在的空军夹克,完全没有汉服的情怀。现代人穿着西装、T恤、休闲,还有鸭绒棉袄,还要继承古代服饰的精神,实在让人莫名其妙。
谢谢您的问题,教授说的对,也是我要去践行和学习的。追求表面的事物非常容易,但是腐朽的也非常快。对于汉服的继承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服装的形式不能变,而是汉服的精神不能变。《千字文》中由“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春秋》中也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汉服表现了中华文明的自信力和向心力,我想这大概就是汉服的精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