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以兴趣为主导去了解传统文化?有哪些好的方式去发掘传统文化的美,如何树立文化自信?
感谢和大家分享。
题目很大,想要真正梳理出切实可行的方式,只能从国家层面来定性,之后再组建专业的研究团队制定执行方案。
涉及到民族文化,没有足够的高度,就无法把握核心,最终无论专家团队的认识水平高与低,都将沦落为多方博弈。一旦博弈局面形成,就将难以分清主次,把握核心。因此,要认识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必须以国家层面的定性为前提。当然,这个前提,本身就很难完成。需要有智慧、有勇气、有境界。
顶层设计,普通老百姓是很难参与进去,但是我们也可以分享一些自己的思考。
个人理解,“文化”,即以汉字为教化和引导。中华文化的传承,汉字是保障。一个民族的文字,不仅仅是交流和学习的载体,更包含了一个民族对宇宙的认知。为什么我要把汉字提到这么高的高度,我们后面慢慢解读。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道”。古人智者,仰观天象,俯察地形,将天地的本质归于“道”,“道”化阴阳。很多人不能理解,认为是玄之又玄的东西,其实不然。阴阳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客观现象,例如白天、黑夜,长短、高矮、刚柔、公母、呼应,正负、存亡、兴衰、春秋、冬夏、加减,等等。
我们的文字,是字形与音节构成,字形为阳,音节为阴,两者相互匹配而成文字,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核心“道”的理解。
时代在变化,我们生活的环境形态越来越复杂,但是本质没有变,只是规模在不断扩大,就如同我们对信息的接收越来越复杂一样,中华文化也在不断的面临着挑战和融合。
我们从个人的层面去讨论文化,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中华文化当中,有显学和隐学之分。文化同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是一个国家的多维度的博弈,军事上有入侵,文化自然也有文化入侵,也可分为显性和隐性。因此,我们要树立文化自信的前提,必须要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否则将是一团乱麻,文化自信又将从何谈起。
真正要梳理文化自信,必须要多维度、全方位弘扬,绝不是穿穿汉服、读读诗词歌赋就能完成的。
【问题分析】如何树立文化自信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涉及到整个民族层面,但单就问题本身来讲如何以兴趣为主导去了解传统文化?有哪些好的方式去发掘传统文化的美,如何树立文化自信?明显的是针对个体个人的层面的,而针对个体层面就简单很多了。
很多人对自己的兴趣点其实并不是很了解,往往很多时候体现不是兴趣而是一时冲动,因为看到别人的成绩或者受别人的影响而以为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传统文化涉及的范围极其的广泛,衣食住行,琴棋书画,休闲***,行走坐卧等等都是传统文化的涉及点,所以如何在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我的体会和建议:
1、大胆的去尝试自己喜欢的传统文化的项目,比如琴棋书画、中医、不去接触和实践过你不会真正的发现是否是自己的兴趣所在。
2、不妨给自己设置一定的困难和障碍去考验该项目是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经得起困难和障碍考验的才是真正的兴趣点,否则只是一时冲动而已。
3、真正的兴趣没有特别的目的,就是纯粹的喜欢和爱好,不会因别人的评论而改变,也不会因为名利而放弃就是真正的喜欢,就是这么的纯粹。
对传统文化的自信来自哪里?当然是对传统文化发自内心深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而这分自豪感和认同感除了挖掘传统文化的美,还有其它更多的方式,所以个人如何树立文化自信,我谈谈我的理解:
通过追根溯源的方式,通过接触历史古迹遗址实物的方式,亲自见证历史,会让我们大大的增加我们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同时与具体实物面对面的接触,能让你身心受到无比的震撼和触动,个人认为这是最简单同时比较快速的方式。这里我推荐两个地方。
1)、一个是各个城市的历史博物馆
这里都有大量的经典文物展示,古老的文物没有嘴巴,但是文物真的会说话,面对面的接触让你会跟他们没有了时空的距离,从而能聆听它们遥远的经历,古老中国几千年留下的文物之精美,品种之丰富,真的足以让我们震撼,中国古代社会的辉煌也远非我们能想象,
2)、一个是全国各地知名的名胜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