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一览:
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1、贵州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概览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涵盖了民间信仰、音乐、节日庆典、文化空间、人生礼俗、体育竞技、手工技艺、舞蹈、文学、知识、戏曲、杂技和曲艺等多个领域。
2、贵州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民间信仰类(6个)侗族萨码节(榕江县)、哥蒙的“哈冲”(黄平县)、独山愿灯(独山县)、布依族扫寨(都匀市)、仡佬族毛龙节(石阡县)、盘县地坪乡彝族毕摩祭祀文化(盘县)。
3、苗族芦笙文化是贵州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是雷山县。2005年12月29日,贵州省人民***印发《省人民***关于公布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通知(黔府发〔2005〕27号)》,苗族芦笙文化被列入贵州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思南花灯戏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5月,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申报的水族马尾绣经***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册亨布依戏、侗戏、福泉阳戏、思南花灯、锦鸡舞。册亨布依戏。布依戏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一。布依戏,过去称“土戏”、“欢戏”,在布依语中称“谷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