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博物馆里有那么多青铜器的藏品,在古代造青铜器很容易吗?
在古代青铜铸造是非常不容易的,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夏代,原始人已能用石范和陶范铸造简陋的工具与武器。而在商代早期的铜爵,所用铸型则由多块陶范和泥芯构成,体现了一定的技术水平。青铜是指同与其他金属元素组成的合金。在商代,青铜器的主要成分是锡青铜与锡铅青铜。在中国进入青铜时代,之前有一个漫长的技术与经验的积累过程,据考古发现早期使用的铜有红铜、铜锌合金及铜与其他金属元素的合金,红铜在熔融的状态下粘性大而难以铸造大的器物,后来发现加入锡的铜合金具有更好的工艺性,熔融状态的青铜不仅流动性好,易于铸造,成品光泽好,耐腐蚀性也大大优于红铜。从红铜到青铜的使用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大约在公元前两千年左右,中国进入了青铜时代初期,这是一个以红铜、青铜与黄铜作为铸料热铸和冷锻并存的时代。在商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铸造工艺达到了顶峰水平。在当时的亚洲大陆,商周的青铜铸造而产生的青铜艺术,是中国早期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铁器时代的到来,大约是在春秋晚期,但铁器时代的到来并没有马上引起青铜铸造业的衰退,相反,由于战国时期生产工艺的普遍提高,使得青铜铸造工艺有了新的发展。大约到了战国晚期,随着冶铁工业的发展,高水平的青铜器铸造业完成了使命而转向其他产品生产的领域,但汉代的青铜铸造工艺仍然具有相当的水准。
一万年前是旧石器时代,人类打制石器作为工具,博物馆里有展出,只是这些打制的石器不太吸引眼球。
距今一万年进入新石器时代,人类在磨制石器作为工具时发现玉石温润的手感,距今八千年开始磨制玉器。还会烧制陶器。玉器少,陶器多,在博物馆都有展出。
距今三千多年,商朝开始人们会炼铜,制造出青铜器。由于那时铜很珍贵,到公元前1046年(有说公元前1044年)进入周朝,铜是由周天子统一管理分给诸侯的。诸侯有了宝贵的铜就铸成鼎,簋,编钟等各种酒器,乐器,礼器,有的青铜器上还刻有文字。经过考古发掘和研究,我们可以从青铜器的铭文上知道历史,来印证和更正古籍上的文字记录。
那时文字是刻在竹简上的,竹简不容易保存下来。那时还有精美的服装,也没能保留下来,只有青铜器历经三千年保留到今天让我们看到。
如果留意,博物馆里还有同时代的玉器,陶器,只是体积远不如青铜器硕大。
周朝还有车马坑里出土的文物。
到了周后期就是东周的战国时期,距今二千多年,铁器开始大量用于制作农具和兵器。铁器容易氧化锈蚀,我们在博物馆看到那个时代的文物就多是青铜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