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上汉服代表继承了哪些汉族文化?
首先,汉服只是汉人文化的其中一种,何况汉服在历史上出现样式很多,甚至地域,季节等穿着有所不同,更不是汉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所以,不应以穿上衣服就代表汉族文化。汉族真正的文化在于知思想知识上,不在于表面的某载体。
总有某些汉服人士爰说剃发易服。
那么就事论事,剃发易服剃的是谁的头易的是谁的服?易的当然明末男装呗。那么照理来说,哪断哪续呀!然而多数汉服人士不这么做。
那么明末的人穿着是什么样的?当然,明末服饰的款式是非常多的,要讲清的话都可以写成一本书了,例如撷芳主人就写过一本《大明衣冠图志》。
然而我所看到的汉服运动是这样的(那件粉色三绕曲真的是要气死古人。其他人的,基本衣身连正常的褶皱都没有,就像是把历史服饰给拍扁了再压得光滑,再套身上)
这样的(看到摸不着历史边的小曲裾了么,还有件配色诡异的袄裙,黑配紫配粉呀,像极了kimono。连明代女子最常见的马面裙,在汉服运动中也难见到)
还有这样的(哎哟,这布料,这配色,这搭配,你们是在拍电影临场休息中吧)
不排除有那么极少数复原的很像的↓,但总体的水平很低(图中人物所着为道袍,明代男子的流行款式)
汉服运动中爆款的也恰恰是,某些商家靠脑洞从二维画作中复原出的齐胸襦裙,有文物却不按文物来的曲裾,商家自我创造的魏晋风。
如果汉服运动以后也不去遵循明末服饰款式来,而是古装大乱炖。那么我给汉服运动一个评价是:挂着传统、历史、文化的羊头,卖着古风服饰、民族主义的狗肉。
那么现代汉服运动到底继承了什么文化?答案是现代古风cosplay文化。
汉服的确蕴含着很多传统文化。
第一、汉服首先领口代表了父系文化Y,有个神秘现象,就是历史上代表母系文化的白种大量使用前身X图形,而中国服饰则是Y领口。刚好符合了X和Y染色体。Y也被视作外人的语音,意思是使用父系作为区分族群的标准。全世界确实也是这么区分的,所以全世界Y染色体单倍群呈现规律分布。英语男孩直接叫波Y。歪和崴都是不正的意思,形态上也略符合y。爻是两个X,學和敎都是敎學爻。可见这是一神秘文化。古代人知晓基因染色体的可能性很大。
第二、服饰是根文化,你只有重新拾起根文化才能很好地看世界。否则就如今天中国人的审美像无头苍蝇,没有一个定位,完全西化吧,心理上有顾虑。应用上对西方文化内核没有感受,所以有难度。人种差异又有必然的鸿沟。所以今天从服饰到建筑、装潢都是四不像。
第三、服饰是一种有风格的审美,一般性审美风格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发展得好不好之分。任何风格都能发展出令人惊叹的作品。盲从西方,结果就是连审美都得看他人脸色。比如很多人作品不怎么样,大家都不喜欢,然而人家在外国得奖了。很多人动不动就是某某外国人这么评价,这其实就是一种无头绪心理下的蹩脚审美。
穿上汉服仿佛时光倒流,走在大街上,不知道的以为是拍戏,进家麻烦事就多了,桌子上的杯子扫落在地,最大好处,家里不用拖地了,但成本太高,如此造型只可印在画上,上楼要双手提裙,活得会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