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服为什么没有朝代之分?朝代不同衣服的外形应该会有不同吧?
楼主你好:
1、汉服是有朝代之分的,汉服,即中国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主要是指约公元前21世纪在至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近4000年中,以华夏(汉后又称汉民族)民族文化为基础,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貌性格,区别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装的装饰体系;或者说“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是从夏商周时期到明朝,华夏(汉)民族所着的、具有浓郁华夏(汉)民族风格的一系列华夏(汉)民族服饰的总体***。
2、常被汉服复兴者们穿着的汉服款式有:曲裾、直裾、高腰襦裙、襦裙、圆领袍衫、褙子、朱子深衣、玄端等。
●曲裾:流行于秦汉时期,到隋唐基本绝迹,到明朝已属于“古装” 。
●直裾:流行于秦汉时期,后来衍生出多种款式,如直裰、直身等。日本和服很大程度上学习于此款。
●高腰襦裙:隋唐女子流行时装,同期流行的贵族钗钿大礼衣,就是现在日本和服十二单的鼻祖。同时,高腰襦裙的款式,对韩国朝鲜服饰也有深远的影响。日本和服在唐朝基本定型。
●襦裙:作为女子服装,她几乎在各个朝代都是基本款式。
●圆领袍衫:自唐起,基本成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有资格穿着的款式,宋明官服基本都是圆领的。并且明朝时期,韩国李氏王朝的朝服几乎就是照搬明朝。韩国的韩服就是在明朝最终定型的。
●褙子:宋明时期的流行时装,宋朝流行大袖褙子,接缝处基本镶花边,明朝流行小袖褙子。
●朱子深衣:即,将传统的上衣下裳分开剪裁,但缝合成一个整体名为深衣。朱子深衣一般为学者所服。
汉服应该是哪个朝代的服装?
首先要说明的是,“汉服”是以“华夏—汉”文化为主体的汉民族的传统服装,并不仅仅指汉朝的服装,也不是中国某个朝代的服装。汉服的历史应从黄帝时期一直到明末清初,其间一直有改变,但其“交领右衽、上衣下裳”的主要特点却一直未变。汉服源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所以汉服的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圆地方之意,交领代表地,地为人道,为方正;而袖子则是圆袂,代表天圆。汉服成型于周朝,为深衣的形制,此形制保持时间最久,西汉时女子深衣分直裾和曲裾,与战国时有差异,魏晋南北朝时又掺杂了其他各民族的风格,到了唐代女子多着襦裙,男子有圆领袍衫,至宋代女裙变窄,有细褶,还有对襟外衫,明代女子多着袄裙,样式变得丰富,清代剃发易服,汉服受了影响,但部分元素仍没有灭绝。所以汉服是个随着历史变迁而变化的服装,但又保持了不变的特征。
汉服 即中国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主要是指约公元前21世纪在至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近4000年中,以华夏(汉后又称汉民族)民族文化为基础,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貌性格,区别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装的装饰体系;或者说:“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是从夏商周时期到明朝,华夏(汉)民族所着的、具有浓郁华夏(汉)民族风格的一系列华夏(汉)民族服饰的总体***。
汉服是汉人的服饰统称
汉服并不是指某个朝代的服装,而是指根据文化历史的融合和发展形成的特定的***的服饰体系。
据考证,汉服最早起源于商朝。大约五千年前石器时代,当时已经有了比较原始的纺织业。用来编织成麻布做成衣服,后来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纺丝,这就为汉服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到了商朝,冠服已经初步成形,基本为上衣下裙。随着时代的变化,慢慢的汉服演变出了不同的款式,交领、立领,裙子也分为曲裾、直裾的类型。
到了魏晋时代,潮流风向变成了崇尚自然,于是这个时代的汉服大多都是翩翩飘逸的款式,也是现在大家比较喜爱的魏晋风汉服款式。这个时代还兴起了襦裙,也就是上襦下裙的穿着。如果可以穿越的话,我愿意选择回到魏晋时代(哈哈,一个玩笑)
现在汉服再次走进大家的视野,很多人开始穿起汉服出门。这是一个很好的复兴现象。汉服本就是我民族传统的服饰,人们已经抛弃了汉服三百余年,现在生活条件跟的上了,重新体验下古代的潮流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复兴方式。
不过,个人认为,汉服的复兴并不是复古,我们穿上汉服一是为了弘扬文化,二是为了美。但是不要忘了[_a***_]最大的功能那就是方便。***剧给了很多人错误的信息传递,那就是每个古代人穿衣服都很精致,其实非也。我们看到的电视剧中的汉服,有专门的造型师和服装师,但是历史上,那些人们除了王公贵族和世家富户,大多数人穿的还是简单的粗布衣衫,怎么方便干活怎么穿。
现在重新复兴汉服也是一样,不能一味追求美而忘了本质。古代的绣花鞋可能真的没有现代的运动鞋穿着舒适。穿汉服也没必要梳着繁琐的发型,早起出门可能一个双马尾就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