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飞鱼服、斗牛服、麒麟服。有什么不同哪些人可以穿戴?
飞鱼服是明代锦衣卫朝日、夕月、耕耤、视牲所穿官服,由云锦中的妆花罗、妆花纱、妆花绢制成,佩绣春刀,是明代仅次于蟒服的一种赐服。如正德十三年曾赐一品官斗牛,二品官飞鱼服色。据《明史》记载,飞鱼服在弘治年间时一般官民都不准穿着。即使公、侯、伯等违例奏请,也要"治以重罪"。后来明朝规定,二品大臣才可以穿着飞鱼服。景泰、正德年以后,在品官制服之外赏赐飞鱼服、斗牛服、麒麟服。斗牛服等级次于飞鱼服。飞鱼服是次于蟒袍的一种隆重服饰。至正德间,如武弁自参(将)游(击)以上,都得飞鱼服。嘉靖、隆庆间,这种服饰也送及六部大臣及出镇视师大帅等,有赏赐而服者。
斗牛服,明朝的一种官服,赐予品官1员的官服,上绣虬属兽斗牛,故名。清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二:“ 明朝翰林官,五品多借三品服色,讲官破格有赐斗牛服者。 ”参见《明史·舆服志三》。斗牛服与蟒服、飞鱼。斗牛服是次于蟒服、飞鱼服的一种隆重服饰。蟒、蟒补、过肩蟒、过肩云蟒、百花蟒;斗牛、斗牛补、斗牛过肩、斗牛过肩补;飞鱼、飞鱼补、飞鱼过肩、飞鱼通袖等各式衣、圆领、袍、袄、女衣、女袍、女袄、女披风等成衣和织成衣料,即按照成衣款式的结构裁片排料而织制的服装匹料。
麒麟服是官吏朝服, 一品斗牛,二品飞鱼,三品蟒,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翰林科道不限品级皆与焉;惟部曹五品下不与。”
明代皇帝、太子和宗亲的服饰除了礼服外,还规定日常服饰吗?
历史上大部分时期的官定服装制度(包括明代),一般都会规定各种礼服一直到“常服”这部分。但常服是“常朝视事”等场合使用的服装,相当于现在的工作制服,而不是“日常服装”的意思。
就比如明代,从洪武元年诏定冠服制度开始,皇帝服装除了规定冕服、皮弁服、武弁服等外,也特别参照唐代旧制制定了由折上巾(翼善冠)、圆领袍、带、靴组成的“常服” “其常服,则乌纱折角向上巾,盘领窄袖袍,束带间用金玉琥珀透犀”。
明宣宗常服像
此外在日常比较随意场合所使用的服装,通常都不会在制度中正式呈现,而是随着实际生活流行来操作和变化,往往和民间款式差不多,相对随意,可以归入“便服”的范畴。包括了交领的直身和道袍,游乐、出猎时还会穿着曳撒、罩甲等。比如最近在国博全卷展出的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以及故宫收藏的诸多行乐图里,我们就可以看到皇帝穿着各色曳撒赏玩和进行各种体育活动。
这个可以写成一篇论文了,简单的说,由于理学的原因,明朝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严格的礼制规定。在皇室的服饰方面,也突出显示上下尊卑,皇帝的常服上可以用龙,诸王就不可以,皇帝用明黄色,诸王就不可以违例使用。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明朝皇帝穿的肩扛日月图案的龙袍实际上就是明朝皇帝的常服,真正的礼服是从三皇五帝时代流传下来的冕服,包括冕冠、玄衣、白罗大带、素纱中单、赤舃等等,衣服上还绣有十二纹章,此外还有绶带等等佩饰,很繁琐,一般都是在登基、祭天等隆重的场合使用,日常都是使用常服。在常服之外,明朝皇帝还喜欢穿道袍,在当时道袍是明朝人居家时穿的外衣,上至王公下到平民都喜欢这种衣服,主要是宽松肥大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