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服风韵不只藏在诗词里,如何随时“记录”古风细节之美?
现在经常会看见穿汉服逛街的小姐姐,看起来漂亮又文雅,非常有气质。
要说记录下来的话,我觉得现在的我们拥有比先人更多的方法,照片、小视频、绘画……很多很多。
但是要想更深层次的记录的话,个人认为,传播文化,学习礼仪,让更多人知道汉服背后的故事比图片更有意义。
有一段时间,我十分喜欢汉服,但没有了解过汉服的形制,不知道汉服的“正山”。于是看了很多有关汉服的小***,以为这样会让我了解汉服,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让我对汉服望而却步,很多小***下面经常会有各种争吵,关于“山正”,从议论到谩骂,真的不舒服
我认为汉服应该更多一点包容,很多人为复兴汉服而努力着,但复兴不是复古,几千年来,汉服也一直为适应人们的生活而改变着,没必要到现在反而是我们去适应汉服原本的形制,颜色等。在重大场合我们可以追求更好,更规正的汉服,但在平时,还是怎么方便怎么穿才更好。
复兴汉服的第一步就是要让更多人愿意将汉服穿在身上,继而去了解其文化,历史,礼仪,这样潜移默化的喜欢才更长久,也能让我们礼仪大国的礼仪更好的传承。
这种礼仪 文化的传承才是对汉服更好的记录不是吗?
谢谢邀答。中国上下五千年,众多种文化元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特别是汉服,在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是中国历史文化重要的一部分。由李玉刚导演并演出的大型诗意舞台剧《昭君出塞》完美展示,记录下古代汉服艳美而奢华。李玉刚把《昭君出塞》民族情怀和精神融入到东方美学之中让人惊叹古代汉服风韵之美。是过去,现实,未来的艺术盛宴。
谢谢邀请。
我觉得现在大家对于汉服的推崇,为什么不把这看作是一种对文化传承的信仰呢。当下就我所知道的来说各地都在搞旅游,在这些地方融入民族文化信仰,人们知道的多了,理解的多了,人们会自然的去找寻自己的文化之根。
所以我觉得与其现在去记录那汉服之美,不如加大教育力度,加强国学文化传承的培养。